建立政府主导的总量减排长效机制
“十二五”总量减排新增了两项减排指标,并拓展到了农业和机动车领域。因此,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定期调度、严格考核的减排工作长效机制就成为做好减排工作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将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政府有关部门。签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减排目标责任书,制定“十二五”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政府牵头编制实施年度减排计划,及时协调解决减排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减排等工作,改变过去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环保部门的地位和参与政府综合决策的能力明显提高。
转变粗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总量减排的根本目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按国家要求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优化区域、流域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利用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坚持工业集约化和园区化发展;工业逐步“由重变轻”,三产业比例更加合理;单位GDP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度下降,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和财税收入大幅度提高,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用于未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建成一大批重点减排工程
工程措施是大幅度削减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国家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电力行业的脱硫脱销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因此,各地区、各重点行业在减排工程方面的实施情况包括增加总量减排资金投入,如期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并达到相应的处理负荷和削减效率,且减排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主要污染物能够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等。
促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
从全国各地情况看,“十一五”的总量减排工作重在建成投运了一大批环境设施基础工程和重点减排项目,但相应的配套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等和日常监管并没有同步跟上。“十二五”期间,应结合国家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要求,建立健全六大重点行业统一、规范的企业月报制度。适时、动态掌握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做好已建成投运重点减排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定量化管理。不断强化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完善环保部门的监管方法和手段,提升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对环境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总量减排的终极目标是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十二五”减排,随着4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不断下降,当地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应有明显改善,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应日趋好转,老百姓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应得到公众舆论的充分肯定。在推进总量减排工作的同时,各地还应统筹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重金属污染、重大污染扰民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使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当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天津环保设备厂
|